新華網 2015-01-06 22:38:27
面對公車改革在中央層面僅完成第一步,公車如何處理、司機如何分流等問題還未落地;而地方層面的公車改革進程參差不齊。專家表示這份車改的“答卷”,還尚未完成。
各地情況不同 地方車改不能“一刀切”
2014年底,在中央層面?zhèn)鞒龉嚫母锏暮孟?,一些地方黨政機關改革取得進展的消息也紛紛傳出。專家認為,中央先行改革能起到示范效應,但同時各地區(qū)情況差異大,落實改革更需要創(chuàng)造性。對于多出來的公車如何處理、補貼標準如何制定,以及公車取消以后公務用車的社會化服務規(guī)范怎么制定,這些車改的重要內容,各地都應結合實際進行探索。
2014年初,江西省新余市開啟公車改革工作,陸續(xù)將全市八成以上的公車公開拍賣。保留下來的130多輛公車均由市公務用車服務中心管理,統一安裝有明顯標識的號牌和GPS定位系統,防止公車私用??h級(含縣級)以下公務人員用車實行市場化提供。同時,新余市以公車改革為契機,清退了1500多名政府臨時用工,其余的通過勞務派遣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形式解決。
新余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車改辦副主任傅水珠說,“經過仔細研究,新余車改力求以不影響正常工作和公務運行效率為前提。遠近結合,按市域內和市域外劃分,采取貨幣化與市場化相結合方式保障。當工作人員到市域內公務活動時,統一使用公務用車改革市民卡,不能變現。當需要到市域以外公務活動時,鼓勵使用社會公共交通,將按出差規(guī)定報銷。而且補助有上限,市域外單次補助不得超過200元。”
不過,在新余有些基層干部也反映公車拍賣后,公務用車改成租車,但成本比以前使用公車時還高。進行生產安全檢查、基層走訪等工作也多是開私家車,路況差、車輛受損嚴重,維修費用也較高。長此以往,一些鄉(xiāng)鎮(zhèn)干部可能會減少外出,影響其了解基層實地情況。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偉說,公車改革要避免“一刀切”?!∮行徫黄綍r外出公務活動不多,是否可以不給或少給補貼。而一些縣鄉(xiāng)干部,轄內動輒幾百個村子,如果公務用車配備不靈活有可能影響日常工作。公車改革可能淪為官員不勤政的借口,有很多事不是一個電話就能解決的,需要干部下基層,到群眾中間去了解情況。
汪玉凱表示,地方政策有很大的靈活性,一定要結合實際,給地方充分的自主權,改革才能既成功又有成效。各地做法會有一定差異,但這種差異必須既要保證權力不被濫用,不造成三公消費的巨額開支,也不影響工作的效率。
國家行政學院高級經濟師安森東也表示,各地要創(chuàng)造性地落實改革內容。改革方案中,只提出地方及邊疆民族地區(qū)和其他邊緣地區(qū)公務交通補貼標準不得高于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準的130%和150%上限要求,而對這塊“蛋糕”的切法各地可以不同。比如可以考慮拿出一定比例(如10%)作為公共統籌部分,用于保障頻繁出勤或支持特殊崗位公務出行的津貼。
與此同時,安森東表示,公車改革要充分引入市場化機制。如采取公開招投標方式與租車公司合作,讓其提供公務出行服務,在過渡期防止腐敗的同時保障公務出行。關鍵在于市場化服務會產生相應費用,這些費用必須通過公務交通補貼來支付。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