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08:51:12
東方碳素回應北交所問詢,2024年末其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大幅增加,公司稱系因“年產3萬噸高端特種石墨碳材”項目部分轉入,將降低生產成本和委外依賴。同時,受新能源行業(yè)調整影響,石墨產品銷售收入和毛利率下滑,境內主營業(yè)務毛利率大幅下滑至2.42%,境外則為22.89%,公司解釋因出口產品議價能力強及國內外產業(yè)鏈差異。
每經記者|可楊 每經編輯|張益銘
7月3日晚間,東方碳素披露對北京證券交易所2024年年報問詢函的回復公告。
公告顯示,2024年末,在收入持續(xù)下降且存貨跌價準備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東方碳素的固定資產金額由期初的1.57億元增長至3.37 億元;在建工程期末金額3.35億元,上年期末金額1.43億元,較期初增加134.86%。
東方碳素稱,公司新增資產的產能將大幅降低公司對委外供應商的依賴,同時降低公司產品的生產成本。根據項目立項和建設時期的市場行情,公司大幅增加資產具有合理性,不存在產能消化風險。
2024年,東方碳素綜合毛利率為4.85%,而上年同期為33.42%。分產品類別看,東方碳素本期石墨產品銷售實現收入3.02億元,毛利率5.67%,較上年同期減少27.8個百分點。
此外,2024年,東方碳素境內主營業(yè)務收入2.67億元,同比減少 21.85%,毛利率為2.42%,較上年同期減少31.75個百分點。對比之下,東方碳素境外主營業(yè)務的毛利率為22.89%,較上年同期減少3.21個百分點。
對此,交易所要求東方碳素說明公司石墨產品收入及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時說明境內外產品毛利率差異較大、境內毛利率下降幅度遠超境外的原因及合理性等問題。
東方碳素在回復中表示,公司2024年石墨產品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下游主要應用領域鋰電、光伏等新能源行業(yè)深度調整影響,以及特種石墨市場需求和價格呈現下滑趨勢。
對于境內外的毛利率差異,東方碳素表示,國內和國外產品毛利率差異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出口產品屬于限制出口的三高石墨,公司相對于國外客戶的議價能力較強,價格較高。
此外,國外客戶主要是終端使用商,其和公司之間無中間商,產業(yè)鏈環(huán)節(jié)少,銷售的是經初步加工的產品,價格較高,利潤較高,可接受上游成本轉嫁的能力較強;國內客戶主要是中間商, 作為公司和終端客戶的橋梁存在,其銷售的是未經加工的毛坯,價格較低,可接受上游公司 成本轉嫁的能力較弱。
同時,受光伏、新能源市場需求下滑影響,國內綜合毛利率低于國外綜合毛利率。
在存貨方面,交易所還要求東方碳素說明存貨規(guī)模增長的合理性、庫齡結構、可變現凈值測試依據以及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充分性。
2024年末,東方碳素存貨賬面余額4.42 億元,較期初增加 11.06%,存貨跌價準備4925.62萬元,較期初增加326.43%。
東方碳素回復稱,存貨增加的主要是自制半成品和委托加工商品。自制半成品數量和金額均大幅度增加,主要是為了“年產3萬噸高端特種石墨碳材項目”建成之后迅速發(fā)揮其生產能力。
關于庫齡結構,公司披露,一年以內的存貨占比為95.84%,一年至兩年為2.7%,兩年至三年為1.35%,三年以上為0.11%。公司存貨周轉情況較好,不存在滯銷風險。同時,東方碳素表示,隨著石墨行業(yè)進入深度調整期,高庫存面臨著高風險,因此公司積極推進減少庫存,公司將主要從降低產量、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優(yōu)化銷售策略等方面降低庫存。
2024年度東方碳素計提存貨跌價準備4925.62萬元,同比增長326.43%。對此,公司表示,存貨跌價準備大幅增加,主要是公司上期高毛利產品本期毛利率大幅下降,導致該品類產品中的低品級產品計提跌價準備較多所致。不存在前期計提不充分的情況,同時也不存在跨期調節(jié)利潤的情況。
此外,交易所還關注到,在收入持續(xù)下降且存貨跌價準備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東方碳素2024年末的固定資產余額為3.37億元,同比增加114.40%;在建工程余額為3.35億元,同比增加134.86%。
交易所要求公司說明大幅增加固定資產的合理性,分析是否存在產能消化風險。
東方碳素則表示,大幅增加固定資產,主要原因是“年產3萬噸高端特種石墨碳材”項目部分廠房和設備轉入固定資產。
據公司測算,“年產3萬噸高端特種石墨碳材”項目,在滿產狀態(tài)下每年可新增產能3萬噸,項目完全建成后年折舊、攤銷額6458.85萬元,單位成本分攤折舊為2152.95元/噸,較老廠區(qū)下降6.75%。在立項階段,公司測算,即使銷售單價下降20%,該項目仍能保持較高的凈現值。
東方碳素表示,公司新增資產的產能將大幅降低公司對委外供應商的依賴,同時降低公司產品的生產成本。根據項目立項和建設時期的市場行情,公司大幅增加資產具有合理性,不存在產能消化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5437288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